'); })();

加了pro的秦到底有何不同 (潇湘晨报)

时间:2019-04-15 05:07:54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潇湘晨报)  字体:



 
 

    同样的名字、车标、动力系统,但秦pro和秦不是一回事。

 

    不少人觉得这款新车只是尺寸大了点,配置多了点,并没有什么多大的进步,只是换了一个调校团队,这会有多大的不同?

 

    潇湘晨报记者实测秦pro,为你带来全面解读。

 

    此秦非彼秦。比亚迪秦pro不是秦的换代车型,也有人把它翻译成“高级版秦”,但这都不准确。更合适的定位应该是:比亚迪打造的全新一代轿车产品,它的定位比现有秦要高半级,同时代表着比亚迪现阶段造车的高品质水准。

 

    当然,又该如何诠释“现阶段造车的高品质水准”呢?难道仅仅只是外观的改善和配置的更新?比亚迪秦pro远不止如此。

 

    变速箱和转向进步明显

 

    秦pro的面世,比亚迪方面并没强调单个的研发人员,转而向受众隆重介绍一整套的外国研发团队,这中间包括前奥迪设计总监、前奔驰S级底盘工程师、韩国NVH调校团队、日本荻原工厂做的模具……甚至,在近期的新车上市发布活动中,比亚迪也多次隆重介绍其零部件供应链并致以谢意。显然,比亚迪的造车思路已不再是原始的“买来零件埋头组装整车销售”模式,而将汽车制造核心转向世界范围的优质品集中,再包装出品。

 

    秦pro的参数配置你不会觉得它有多高,还是1.5L和1.5T的发动机,配上5速手动或6速双离合变速箱,后悬挂还改成扭力梁非独立悬挂,只是尺寸大了点,配置多了点,机械上都没进步,谈什么高呢?与秦同样的发动机,同样的变速箱,只是换了调校团队,这会有多大的不同?

 

    感受上最直观有差别的是变速箱,都是比亚迪,都是双离合,秦pro的双离合感与之前试驾过的G5、宋、宋max的双离合比,体验都要有进步。

 

    动力的顺畅程度好很多,逻辑清晰可控,顿挫和拉扯基本被消灭,现在双离合的调教就是偏保守偏顺的风格,动力怎么踩都很顺,只是响应的速度、传动的效率好像都不太足够,急加速时,降档和动力的爆发都会来得慢一些,让你急不起来。

 

    另外进步也很明显的地方是转向,这其实与现在的比亚迪唐就有明显的区隔。不论是不是因为车型不同的原因,秦pro的转向明显变得更为紧致轻盈,反馈也更为自然,指向还挺有精准感,变速箱和转向的提升,立马觉得整个驾乘质感是有提升的,体验上确实比之前的比亚迪高了不少。也再次证明,要做一辆好开的车,不是说动力有多猛,而是应该从变速箱和转向下手。

 

    底盘调校更注重驾驶感受

 

    不吹不弹,秦pro研发团队中,NVH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是开DM车型,因为油电的交替使用,车辆NVH的表现会更好,毕竟发动机还有部分时间是停止运行的。但现在只说燃油版车型,NVH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有提升空间”不代表“差”,那是因为对其期望更高。对于声音,高转速并不会让车厢充满恼人的发动机噪音,秦Pro的发动机舱隔音做得真的不错。即便发动机超过2700rpm,车厢里的动静仍旧不大。而风噪和路噪的隔绝能力一般,只能说秦Pro属于该级别的正常水平吧。但值得表扬的是,仅仅是声音大,震动却不大。即使急加速,拉高转车厢里也没有感受到什么明显的震动,或者也得益于秦pro的发动机有一个比较负责、可以多维度减震的机脚。

 

    再说说底盘。秦Pro的底盘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要说前后滤震的一致性还是不错的,都能做到干脆地一次性吸收震动。而且这种偏硬朗的底盘调校,让秦Pro即便攻弯,也能把侧倾抑制得很好,可以说这款秦Pro的底盘调校更注重驾驶感受。

 

    点评

 

    秦pro各方面在同级中均有一席之地

 

    同样的名字、车标、动力系统,但试过之后才会知道,秦pro和之前的秦不是一回事,各方面都要完善得多,体验明显更好。

 

    当我们提起比亚迪,满脑子都是混合动力、纯电动力时,往往忽略了正在与时俱进的燃油比亚迪。回忆十年前,当比亚迪F3卖到单月销冠时,我们只知道它便宜,同时会不住地吐槽机械性能。再看现在,无论是内外设计还是机械素质,秦pro在同级中均有一席之地。据说,有媒体已经提前试驾了最新的秦pro手动超能版,反馈更好。面对一款机械素质不错,同时价格上也能有优势的车,你又是否会喜欢上这个“更高级的比亚迪”呢?

    本报记者毛传长沙报道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