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法与“意识流”相融演绎磅礴生命力量(广州日报)

时间:2019-04-21 05:09:0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广州日报)  字体:

杨识宏 《自画像》

  近日,“磅礴——杨识宏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出生于中国台湾的艺术家杨识宏,于1979年移居美国,是首位获得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国家工作室”计划奖助的华人艺术家,并于1989年获得“杰出亚裔艺术家奖”。杨识宏的艺术实践经历了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由西方美学向东方精神的发展历程,其所创作的气势磅礴的巨幅画作折射着艺术家对宇宙和宏观世界的感受及对微小生命的思索。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巧蓉

  本次展览是杨识宏在广东美术馆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继2015年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个展之后的又一次创作梳理与深度呈现,共展出杨识宏作品二十余件,涵盖艺术家近年来的绘画创作和文献史料,包括作品相关的珍贵信札、尺牍、手稿、照片等,立体地呈现了杨识宏的绘画发展轨迹及抽象创作历程。

  在中国台湾长大的杨识宏,于1968年毕业于台湾艺专(现为台湾艺术大学)。毕业之后,初出茅庐的杨识宏开始进行艺术创作,并且积极参加展览活动,却一直没能得到市场的接受和认可,“在去美国之前,我在中国台湾一共举办了6次个展,一张画都没有卖出去,但是我仍然坚持了下来。” 杨识宏说:“其实我一开始是想去巴黎,因为巴黎是我喜欢的‘艺术之都’,但因为语言的关系,我只能选择美国。巧合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这让我下定了决心。出国前在中国台湾的最后一次展览,我的作品开始卖出去了,这也给了我一些信心和勇气。”

  移居美国后,沉浸于不同的生活、学习和创作环境,杨识宏的内心仿佛在不同的时空变化中不断更新自己的创作面貌,其创作也经历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他的作品涉及“后现代的浪漫与象征主义”;至上世纪90年代开启以“植物美学”为抽象绘画创作风格;2000年以后则开始于内在世界的精神性探讨。他不仅成为了继赵无极、朱德群之后华人世界重要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之一,也是首位进入纽约MoMA P.S.1展出的华人艺术家。

  2007年以来,杨识宏开始创作“意识流”系列作品,早期的水墨创作深受乔伊斯的“意识流文学”的影响,观念的表达不是片段的衔接,而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程,并从中国传统书法的观念与实验中取经,使作品体现出一种东方的深厚内蕴与精神平衡。而近期的创作更加强调中国传统绘画的“骨法”与“留白”,画面中也呈现出许多留白之地,颜料之挥洒亦如狂草之舞动。在此次展出的作品《狂狷》中,杨识宏将其对中国狂草书法的理解转为抽象艺术的用笔源泉,笔随意动,行云流水般地在画布上纵情挥洒,极富速度感的笔触在画布上纵横的张力,呈现出艺术家在创作中意识的涌动和充沛的激情。磅礴恣肆的画面上,斑驳的肌理恰恰是艺术家将刹那迸发的思绪转化为画布上的永恒。

  在杨识宏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生命意义的探讨”是其不变的主题。“生命是一种对地心引力温柔的反抗。”杨识宏表示,自己的作品基本都是向上的、积极的,希望能给人正向能量。谈及此次展出的二十余件近作,杨识宏直言:“这次的特点就是基本‘都为大画’,连题目‘磅礴’都是我取的。定义生命的意义、思考生和死是我画作中蕴含的东西,然后现在再加上时间——艺术是可以复得失去时间的唯一手段。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