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意识流”相融演绎磅礴生命力量(广州日报)
|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巧蓉
本次展览是杨识宏在广东美术馆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继2015年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个展之后的又一次创作梳理与深度呈现,共展出杨识宏作品二十余件,涵盖艺术家近年来的绘画创作和文献史料,包括作品相关的珍贵信札、尺牍、手稿、照片等,立体地呈现了杨识宏的绘画发展轨迹及抽象创作历程。
在中国台湾长大的杨识宏,于1968年毕业于台湾艺专(现为台湾艺术大学)。毕业之后,初出茅庐的杨识宏开始进行艺术创作,并且积极参加展览活动,却一直没能得到市场的接受和认可,“在去美国之前,我在中国台湾一共举办了6次个展,一张画都没有卖出去,但是我仍然坚持了下来。” 杨识宏说:“其实我一开始是想去巴黎,因为巴黎是我喜欢的‘艺术之都’,但因为语言的关系,我只能选择美国。巧合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这让我下定了决心。出国前在中国台湾的最后一次展览,我的作品开始卖出去了,这也给了我一些信心和勇气。”
移居美国后,沉浸于不同的生活、学习和创作环境,杨识宏的内心仿佛在不同的时空变化中不断更新自己的创作面貌,其创作也经历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他的作品涉及“后现代的浪漫与象征主义”;至上世纪90年代开启以“植物美学”为抽象绘画创作风格;2000年以后则开始于内在世界的精神性探讨。他不仅成为了继赵无极、朱德群之后华人世界重要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之一,也是首位进入纽约MoMA P.S.1展出的华人艺术家。
2007年以来,杨识宏开始创作“意识流”系列作品,早期的水墨创作深受乔伊斯的“意识流文学”的影响,观念的表达不是片段的衔接,而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程,并从中国传统书法的观念与实验中取经,使作品体现出一种东方的深厚内蕴与精神平衡。而近期的创作更加强调中国传统绘画的“骨法”与“留白”,画面中也呈现出许多留白之地,颜料之挥洒亦如狂草之舞动。在此次展出的作品《狂狷》中,杨识宏将其对中国狂草书法的理解转为抽象艺术的用笔源泉,笔随意动,行云流水般地在画布上纵情挥洒,极富速度感的笔触在画布上纵横的张力,呈现出艺术家在创作中意识的涌动和充沛的激情。磅礴恣肆的画面上,斑驳的肌理恰恰是艺术家将刹那迸发的思绪转化为画布上的永恒。
在杨识宏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生命意义的探讨”是其不变的主题。“生命是一种对地心引力温柔的反抗。”杨识宏表示,自己的作品基本都是向上的、积极的,希望能给人正向能量。谈及此次展出的二十余件近作,杨识宏直言:“这次的特点就是基本‘都为大画’,连题目‘磅礴’都是我取的。定义生命的意义、思考生和死是我画作中蕴含的东西,然后现在再加上时间——艺术是可以复得失去时间的唯一手段。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