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铜官茅埠桥,那一抹融入血脉的乡愁(潇湘晨报)

时间:2019-04-28 05:19:57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潇湘晨报)  字体:

我的老家是铜官古镇边乡下一个叫谈家老屋的地方,虽然从这里走出来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但每次经过那里,总有一种非常依恋的感觉,沧海桑田,不管谈家老屋前面冲口里的水坝和后面山墈如何变化,都无法将那些坝上斑驳的麻石桥和山墈边苍老的株、松、樟和枫等从我心中抹去,因为这里,是我丢胞衣罐子的地方。


茅埠桥连接官途湖,先人命名或许就有寄托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当你走到外面去时,碰到了屋面前的人,不管这个人有多讨嫌,都有一种要在一起走走的感觉,如果提起了屋前有趣的事情来,而这些事情偏偏你又知道一点谱谱子,更是兴奋得不得了。如果碰到了一个人,和你一搭讲,和你是一个姓氏,便是家门了,自然问起“你是哪个祠堂咯”“什么派咯”等等,再说起家世,就是亲人了。


我还是很小的时候,父辈们曾经告诉过我们,我们这支姓“谭”的,原来本是姓“谈”。祖上有五兄弟是明朝洪武年间从江西勤王搬到长沙府来的,我们这支属于茅埠桥。于是,茅埠桥在我的心目中便成了开宗发脉的地方。但到底茅埠桥在哪里,我不知道,甚至,是不是真的有这个地方,有那么一座古桥,也是一个疑惑。


早两年,几个从谈家老屋出来的谈姓子弟聚到了一起,我便问起了比我年长一些的族兄来,茅埠桥到底在哪里咯?族兄肯定地回答:“就是谈家老屋祠堂下首那座石桥子呢!”


我曾经无数次从茅埠桥上走过,就是三块条形麻石搭成的一座桥,当时我们到铜官中学去读书,必须从桥上过,只不过当时不知道这就是茅埠桥。在茅埠桥下面不远处,还有一个叫官途湖的地方,茅埠桥连接着官途湖,或许,先人们在命名的时候,有着一种深深的念想和寄托。


前段时间,我到另外一个距茅埠桥四五里路远也叫谈家老屋的地方有点事,一个姓谈的长者和我聊了起来,我问他这里为何也叫谈家老屋,这个地名有什么出处没?他说他们也是茅埠桥的,还说,他曾经和他的老班子到茅埠桥去祭过祖,山磡边的那口水井很好,井里的水沁甜的,照得人见。看来,我们那里的“谈家老屋”比他们这个“谈家老屋”要老。


来茅埠桥祭祖的人,都到祠堂后面井里捧水喝


提起茅埠桥东首山磡边的那口水井,我是不陌生的。那口井在谈家祖山的山脚下,四四方方,是两口井连在一起的,约一个细伢子深,伴着山磡挖出来,井磡边是层层的小石子,水里的青苔像一层绿色的绒毛,随着井水的流动而轻摆。齐井水平面的边上,是一些毛蕨,长在井边的磡上,更加显得水井的古朴与安详。


谈家老屋的人都是喝这口井里的水长大的。在这口井的上首,原来有个祠堂,也就是茅埠桥的人祭祖的地方。我小时候看见过这个祠堂,在依稀的记忆里,祠堂灰白的风火墙如卧龙一般,虽然砌墙的青砖一块块裸露着,似将坍塌,但依然撑起了这片天地,让后辈们心生敬仰。在我辈看见祠堂的时候,祠堂貌似已经不完全是作祭祖之用了,有一谈姓族人住在了祠堂里面。据说,这个谈姓族人自小父母双亡,又无哥兄老弟,便住在了祠堂里,估计也是祠堂里将他养育成人的。不过,他常年喝的是祠堂后面井里的水,倒也无病无灾,难怪,凡是来茅埠桥祭祖的人,都要到祠堂后面的井里去捧上几捧水喝。


谈家老屋祠堂前面是一个很大的坪,坪的前面是一个大冲口,这个冲口通着湘江。四十多年前,这里还没有一条公路,就只有冲口垄中间的几个坝,坝上搭起的茅埠桥和茅埠桥连着的路,这些路一边连着谈家祠堂,一边通向了外围的世界。祠堂这块地方叫谈家老屋,也就是谈家人聚居的地方。谈家老屋在我记事起没有听说过比较著名的人物。


而今,谈家老屋已经建起了一幢幢小楼房,祠堂早已拆除,井还在,谈家老屋前面新修的电厂大道四通八达,也再没有人从茅埠桥上过身了,茅埠桥也成了一个承载着不绝乡愁的记忆符号。          文/谈铁安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