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穷山沟”变成城市“后花园”(海东时报)
|
||||||||||||
□时报实习记者 李晓娟 摄影报道 在互助县塘川镇,有一个省定贫困村,叫做坪地村。坪地村地处干旱浅山地区。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600元,生活在这里的祖祖辈辈长期处于“十年九旱”农作物低收成的困境当中。为了让坪地村的村民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也为了让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2015年起,“第一书记”宋长旺充当起了坪地村的代言人,也当起了贫困户的引路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坪地村蜕变背后的动人故事。 扶贫工作很走心 宋长旺是青海法制报社的一名资深记者,从练“笔头”到练脚力的转变,不管是起初还是现在,都让宋长旺发自内心的感到开心。“以前就是写写写,现在可以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办实事,我感觉到很幸福、很开心。”宋长旺告诉记者,坪地村的实际情况与自己的老家很相似,所以知道村子的发展缺什么,贫困户需要什么。 驻村开始后,和所有“第一书记”一样,宋长旺第一时间俯下身子,与贫困群众心贴心交流,深入全村127户农家调查摸底,精准识别,民主评议、张榜公布,最终将全村52户179人纳入扶贫对象名单,全面实施建档立卡,筹划产业实施方案。同时,通过多渠道调查了解,对全村干部群众的渴求和愿望以及村情、贫困成因有了一定了解,经过认真剖析梳理,全村整体致贫的“病症”也随之清晰地显现在工作案头。 初到坪地村,看到村里满目萧条寂寥以及周围环境的脏乱差,贫困家庭的破败不堪,让宋长旺深深感到肩负的担子实在不轻。尤其了解到全村连年干旱,农作物亩产低下,家家户户急需救济,52户贫困户急需帮扶脱贫,人畜饮水问题影响村民生产生活,许多村民要到两三公里外的地方挑水的现状,让宋长旺十分揪心。 此后的一年时间,宋长旺连同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积极推进全村的人畜饮水工程。跑项目、找部门,签字、盖章,在经过一项项繁琐的工作后,村民们的吃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2016年,坪地村实现自来水到户,还配套实施道路硬化、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到2016年年底的时候,坪地村已经不同于以往落后、脏乱的面貌了。 2016年,坪地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贫困户产业发展步入正轨,人均收入也得到提升。可是,宋长旺想为坪地村做更多。于是,2017年开始,他投身于寻找项目资金和投资企业。现如今,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和高效节能灌溉项目都已确定,能在年内将两个项目实施完成,这是宋长旺的大愿望。 舍小家顾大家 真心扶贫人人夸 从驻村第一天起,宋长旺就过上了每天赶公交车到西宁市城东区团结桥,再从团结桥坐车去坪地村的生活。三年来,风雨无阻,看上去精神矍铄的宋长旺,言谈间也充满了对坪地村的真情实感。“其实我去年就可以退休了,但是看到坪地村的各种项目才开始实施,心里实在放不下。” 这期间,为了搞好每一项扶贫工作,“第一书记”宋长旺面对自己孩子常年患病,自己两度住院,后又做胆囊切除手术的状况,坚定回到了坪地村。2016年到2017年的这一年时间里,宋长旺每天都带着孩子往返于西宁和互助,牵着孩子一起走在坪地村的村巷街道是村民们常见的画面。后来,为不影响扶贫工作,他让妻子提前退休照看孩子,舍了小家,才顾上了整个村子。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工作当中。 村民魏长西是村里的贫困户,以往,因为全家的生产生活缺少资金支持,想发展也没有后劲力量支持,因此全家的生活很是拮据。5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现如今,魏长西家里有四头猪存栏,过段时间就可以出售了。“宋书记对村上的每一户都很熟悉,现在自来水有了,硬化路也有了。”在感恩党和国家好政策的同时,对于宋长旺一直以来的勤勉工作,魏长西老两口也深有感触。 年创收十多万元的养殖大户王世发对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更是感恩不尽:“过去,我们家是因病致贫,因为太贫穷,连亲戚都吓得不敢走动,现在,我家养猪存栏达到了100多头,年年能净收十多万元,彻底摘掉了‘穷帽子’,天天过着像过年一样的美好生活,这一切全靠了党的富民好政策。2018年,我家被县上评为脱贫光荣户,还奖励了一辆1.9万元的三轮车哩……” 对贫困户做出的大小事儿,宋长旺心里都有一本明账。曾经,在1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上,坪地村的扶贫工作队向全村的父老乡亲庄严承诺:“乡亲们,精准扶贫就是要瞄准像我们村这样的特困山区、特困群众、特困家庭,因此,为让精准扶贫切实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扶到全村,我们工作队现在诚恳地向乡亲们郑重承诺,如不甩掉大家的穷帽子,我们绝不会离开村子一步。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承诺,宋长旺与扶贫工作队员不忘初心,始终凝聚党心民心,用满腔的真情和汗水表达着对这方土地和百姓的深深热爱。 支招助脱贫 美好乡村现雏形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宋长旺扶贫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始终坚持想贫困户所想,急贫困户所急,用真心和实干开启了坪地村的美好未来。关于全村今后的发展规划,宋长旺也有一系列想法,这些想法已经被初步落实,只等落地开花。乡村旅游项目是宋长旺心之所向,眼下,已经找到了投资企业,形成全省独一无二的度假旅游杏花村和离省城最近的“西宁后花园”,这是坪地村在乡村旅游方面想要实现的目标。 除此之外,为了改善十年九旱的困境,宋长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400万元,实施坪地村南北两山5000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从2016年至2018年底,坪地村127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部发挥效益,35户(不包括低保户)贫困户养殖、生态农家院、投资分红等各类产业已全面实施。目前,资产收益的13户贫困户49人已如愿享受到人均540元的分红成果,35户产业养殖户饲养的牲畜已经出栏,人均养殖收入达1100元;双叉沟300万元的生态养老休闲度假中心经过申报,现已录入扶贫项目信息库急需开发实施;1200多亩杏树林已完成发展规划;全村已种植花草300多亩,栽植的10万多株花树及其它树种的整体绿化工程已全面完成,数十项综合产业配套措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春暖花开的时节,坪地村展现出一幅热烈而向上的农耕图,村民们齐聚在村委会广场,拿起铁锹,精心劳作。今年,坪地村计划先在花园和平整的耕地上试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牡丹、药材等品种,通过试种选取合适的种植品种,引导全村走出低收成、低收入的种植模式。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小草冒嫩芽,柳树吐新绿,坪地村耕种下去的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到满满的果实。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扶贫项目的动工实施,无一不让村民们感恩,“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地扶在了我们百姓的心坎上”,这位满头白发的“第一书记”,正在用实干让坪地村华丽蜕变 |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