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善待青年劳动者,以包容和公正“致青春”(新京报)

时间:2019-05-01 05:26:44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字体:

社论
  希望善待青年劳动者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无论是企业家、管理层还是为人父母者,都能够着眼于成长和创造,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宽容、公平的环境。
  春和景明之际,我们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劳动节。暂时卸下工作和生活的负累,享受四天自由自在的假期时光,或许是给予劳动者最贴心的福利。
  与此同时,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昨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言语间充溢着对当代青年的期待与嘱托。
  当青年节与劳动节相守相望,当“青年劳动者”愈发成为社会上一股不可忽视的磅礴力量——善待青年劳动者、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其实早就成了摆在时代面前的一道命题。
  善待青年劳动者,首先体现在正视青年及其劳动的价值。
  “《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30岁,恩格斯是28岁。列宁最初参加革命活动时只有17岁。牛顿和莱布尼茨发现微积分时分别是22岁和28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历数古今中外青年英杰。
  而除此之外,在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领域、在“代有才人”的媒体界、在新兴的外卖快递行业,80后、90后等青年劳动者也早已担纲,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可以说,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迭代的技术和层出不穷的业态,为头脑敏捷、干劲十足、心思活泛的青年劳动者开辟了广阔的舞台,他们的人生因此有了更多的梦想和可能。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机遇。
  善待青年劳动者,要为他们提供更包容公正的制度环境。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今天,我们依然肯定奋斗和奋斗者,我们依然尊崇劳动和劳动者,这是因为对绝大多数青年而言,劳动依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宝石布满大地,不动手就到不了怀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初生牛犊”的青年劳动者来说,他们的奋斗不能仅靠单打独斗,他们向着梦想无畏前行的路上,需要社会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以更开放的户籍制度,让青年人才自由流动;以更包容审慎的原则,为青年创业者的大胆创新“赋能”;打造更加公正的职称评定机制,激发“青椒”的学术科研热情;用更完善的法制环境,为青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这些青年人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则需要愈加完善的公共服务,向青年劳动者提供精准的“对口支援”。
  社会对青年劳动者的包容和支持,于他们而言,既是雪中送炭,更是前行灯塔。这种“为后来者掌灯”的积极生态,将深刻影响青年人的成长成才和价值取向,也将赋予社会绵延不绝的发展活力。
  所以,我们对青年满怀期待,对劳动者满怀敬意,但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让善待青年劳动者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无论是企业家、管理层还是为人父母者,都能够着眼于成长和创造,为青年劳动者提供一个更加宽容、公平的环境。
  毕竟,这些青年劳动者所创造的未来,就是我们将要置身于其中的世界。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