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通:移风易俗让生活美起来[西宁晚报]

时间:2019-05-16 05:16:56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西宁晚报]  字体:

本报讯(实习记者 谢晔 王娜)田家少闲月,最怵“红白事”,移风又易俗,生活美起来。

婚丧喜庆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的歪风陋习曾给庄稼人带来不小的压力。如今,大通县各村庄成立红白理事会,庄稼人的负担减轻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拒绝高价彩礼为爱“减负”

5月10日,边麻沟村内爆竹声声,热闹非凡。村民带着美好的祝愿齐聚李平家,给这对新婚夫妇送上祝福。走进婚礼现场,一张边麻沟“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章程贴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上面明确写到:“彩礼不过6万;烟酒不超过20元;宴席一桌控制在650元……”这张章程成了边麻沟村村民幸福生活的一项“铁标准”。 “今年儿子结婚,本来想着办热闹点,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现在不兴这个了,村干部都带头简办。与其花钱办酒席不如省下钱来过日子。”村民李七斤说。

在红白理事会的监督下,边麻沟村再也没有天价彩礼的“身影”。“如今,家里有婚丧嫁娶的再也不用撑面子,跟村里红白理事会说一声就有专人把关。红白事简办后,时间缩短了,费用也减少了,不少村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边麻沟村村主任李存德说。

坚守26年的“四碗吃包子”宴席

四个菜一碟包子,如此简单家常的菜却成为大通县小煤洞村丧宴上的主角。“四碗吃包子”的传统已经坚守了26年,如今,这个传统依旧在延续。

在大通县小煤洞村,以前老人去世后,丧事花费能到1万元左右,而每年忌日的时候,村民还要办上五六桌的酒席,花销大,负担重。1994年,小煤洞村调整以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等为成员,提倡丧宴只要四菜一碟包子。74岁的张玉仓是当年的牵头人,这么多年过去,提起“四碗吃包子”的规矩,张玉仓颇有感触,“定这样的规矩,一是图方便,二是图节俭。本以为会遭到众人反对,没想到村民们非常认同,‘四碗吃包子’成为小煤洞村人的共识,流传至今”。

“白事无酒,烟不超过10元,邻里之间随礼不超过200元……不管办事的人家有多富裕,这个标准必须遵守。”小煤洞村党支部书记张成满指着小煤洞村红白理事制度说,“现在,谁家有红白事都主动和我们联系,理事会统一安排有关事宜,既保全了大家的‘面子’,又大大降低了费用,群众对此都拍手叫好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