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深化改革增强百姓获得感(西宁晚报)
本报讯(记者 樊娅楠) 改革发展,民生是落脚点。近年来,大通县聚焦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户籍等改善民生领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入手,不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解决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增进了人民福祉。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企业登记电子化改革,实现网上提交申请、网上审查受理和网上核准。梳理《大通县推行“最多跑一次”政务便民服务事项(997项)》,逐项编制《政府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办事指南》。协调税务局进驻办事大厅,构建房屋交易、税收和不动产登记办理“一站式”服务。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个乡镇实行“以卡代扣”,全县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9%,60岁以上享受待遇人数42615人,人均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186元。推进医养结合改革,为失能、高龄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定期检查、上门巡诊等照护服务。深化四级医联体改革,拟定《大通县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实施方案(试行)》,各项医疗改革顺利推进。截至去年12月底,全县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到29%,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控制在22元,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31%,县域内就诊率达92%,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同时,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斜沟乡中心学校等5所学校加入西宁市五个教育集团。启动县级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成立大通二中、大通六中等教育集团。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拟定水利工程建设“四制”管理规章制度,理顺局属水利工程建设部门职能职责,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加快事业单位人员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调整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实施居住证制度,完善“以房定人”为基准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寄住人口基础信息,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深化城乡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管综合执法职能,将大通县城建管理监察大队更名为大通县城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成立大通县市政设施维护运行服务中心,重新框定职责,并上报编办。
此外,还优化城市环境秩序,创新全域旅游发展和投入机制,全力推进旅游投资机制创新工作。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