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在一个乡村的足迹和叮嘱 (潇湘晨报)
![]() |
1月17日,十八洞村村民在清点发放的产业收益金。当天,村民们特意换上节日盛装欢庆苗年。 图/新华社 |
最近,一封老挝国家主席写给湘西十八洞村的回信引起强烈反响。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地方。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今年2月4日,农历2018年除夕,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准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更加坚定了湖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6月6日上午,湖南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杜家毫作动员讲话时强调,引导和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征途上,脱贫攻坚正是湖南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六年多来,杜家毫的扶贫足迹遍及湖南贫困县及困难农户家庭。
本报记者杨岚长沙报道
“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越往后脱贫工作难度越大。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按照党中央制定的脱贫攻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一鼓作气攻克贫困‘堡垒’。”2月27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除了在重大会议上进行强调,杜家毫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更多体现在行动上。潇湘晨报记者梳理发现,自2013年3月20日履新湖南以来,湖南的每一个县市区,杜家毫都一一调研。对其中的贫困县,杜家毫尤其关注。
他的足迹:至少五次到访十八洞村
公开报道显示,履新湖南后不久,杜家毫便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调研。2013年4月,他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向保靖县清水乡河边村村民了解红薯生产情况。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杜家毫陪同。“我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时至今日,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每一句嘱托都言犹在耳。每次来十八洞村,我都会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视察时的一些细节,每当看到十八洞村发生一系列改变,都会由衷地感到兴奋。”2019年初,杜家毫在一篇发表在《新湘评论》上的署名文章中这样说。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杜家毫至少五次到访十八洞村。
2015年6月24日至25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的杜家毫深入湘西凤凰县、吉首市、花垣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其中一站就是十八洞村。
2017年9月20日下午,杜家毫深入花垣县十八洞村、凤凰县雄龙村看望慰问少数民族群众,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这是他第三次到访十八洞村。
2018年,杜家毫较为集中地对十八洞村进行了走访考察。这一年8月29日,杜家毫带队调研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和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听取了航天凯天关于“十八洞村美丽乡村垃圾处理示范项目”的介绍,杜家毫对项目予以充分肯定。10月28日,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会在吉首市召开。会前,杜家毫和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花垣县十八洞村,全方位了解推动产业扶贫、改善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和进展,听村民讲述这些年精准扶贫给村里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他的叮嘱:每次都留下祝福或鼓励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一句问询,让十八洞村的“脱单”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确实,在以前的十八洞村,光棍如何脱单是个问题。杜家毫也一直对十八洞村的脱贫脱单问题十分关心。2016年11月15日下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湘西州代表团正在审议党代会报告,省党代表、花垣县委书记罗明话音刚落,杜家毫就立即发问:“十八洞村现在怎么样?”
“今年可以实现摘帽。”说完这句,罗明又补充道:“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了。”
“人均收入达到多少以上,这个还是比较容易实现,重要的是,用什么证明发展产业是从实际出发,而且是可持续的。”杜家毫认为,脱贫一定要脱,但不仅仅是人均收入的问题,而是要实现立体脱贫。“对十八洞村的脱贫,要有一个立体的概念,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杜家毫说,有两件事比较难,一件是产业怎么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农村适龄青年找对象。“家庭和睦是幸福新湖南的根本,幸福里有舒心、称心、顺心、爱心,如果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家庭,这几个‘心’就做不到。”
每到一个地方,杜家毫都会一再叮嘱。在十八洞村的多次考察,他更是每次都对当地村民或参与扶贫等项目的负责人给予祝福或鼓励。
2015年6月24日至25日在十八洞村调研时,杜家毫来到村民施全发的农家乐。听到她说农家乐的生意不错时,杜家毫祝她生意越做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
2017年9月20日,杜家毫在考察调研步步高集团投资的精准扶贫项目——十八洞山泉水厂时,一下车就关心地询问:“十八洞山泉水怎么样了?”步步高集团相关负责人向他介绍了项目的筹备情况。杜家毫对项目给予充分肯定。他叮嘱企业负责人,不仅要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还要将部分收益作为品牌使用费向村集体分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加快富起来。
历史回顾 总书记同村民围坐拉家常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3日下午,在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习近平到苗族贫困村民施齐文家中看望,坐下来同一家人算收支账,询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察看了他家的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一家人增强信心,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随后,习近平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村民们谈变化、讲困难、道实情,习近平边听边问。他表示,我这次到湘西来,主要是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感到责任重大。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据新华社
村民声音
看到村里发生多种变化
“老百姓经历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变化;村干部经历了不敢管、不想管、不会管到敢想、会想、敢干的变化。”6月8日,被问到这些年村里的变化时,十八洞村扶贫队队长石登高首先向到的是“人的变化”。
2017年3月,石登高被选派到十八洞驻村帮扶。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时,村人均纯收入1668元,2016年,村人均收入已增加到8313元,实现整村脱贫,但石登高觉得十八洞村的收入还有上升空间。
“产业找准了,老百姓才会看到希望,跟着一起干。”石登高介绍,他到十八洞村后看到的第二个变化是产业的变化,“我们把原先的个人发展变为集体发展。原先是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现在做旅游经济和品牌经济。”石登高介绍,十八洞村已经注册了35类72件商标。
第三个变化是规划变化,“村容村貌变美了,吸引了广大的外地游客”。石登高说。
本报记者杨岚 记者刘建勇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