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馍馍铺”经营出新生活 [海东时报]
时报记者 李玉娇 通讯员 韩世花
“孩子的病情好多了,馍馍铺的生意越来越好,收入增加了日子自然就好过了。”这两日,海东市平安区小峡镇上店村包维来的馍馍铺生意火爆,订购月饼、购买花卷馒头的客人络绎不绝。日子越来越好,包维来曾经紧皱的眉头如今也渐渐舒展开来。
因病致贫 生活不堪重负
包维来是上店村的一名党员,他的母亲常年生病瘫痪在床,需要经常吃药。儿子肢体三级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这些年,包维来和妻子带着儿子四处求医,花费巨额医药费用,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极度贫困中,生活不堪重负。
“那时候婆婆瘫痪了,儿子又生病,他爸就呆在屋里照顾老人。地也种的少,庄稼只够我们四个人吃,我和他爸只能在村子附近打点零工维持生活,还欠了很多外债。”说起以前的苦日子,包维来的妻子雷生菊一度哽咽。
2015年,包维来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作为党员的他也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结对帮扶 生活越来越好
看到包维来家的实际困难,原村党支部书记魏生忠和村“两委”干部多次入户与他沟通交流,协调区、镇、村三级干部组成帮扶小组对他进行“多对一”结对帮扶。
看到大家对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包维来也坐不住了。他知道,要想脱贫致富,光靠别人的帮扶是不够的,要改变家里的状况,还得靠自己勤劳致富。
包维来想来想去,妻子雷生菊做得一手好茶饭,她做的馍馍更是酥香味美,远近闻名,何不利用这门好手艺开个馍馍铺,不仅成本小,还能照顾瘫痪的母亲。说干就干!从粉刷装修、买进蒸炉、安装烤箱、制作馍馍,包维来一手操办,虽然辛苦,但干起活来浑身都是力气。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他顺利办好了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买进送货三轮车,挂出了“永林馍馍铺”的营业招牌。
自从认准了这个致富路子以后,包维来一家一直秉持着“诚信经营”的理念,不管是冬日严寒还是夏日烈暑,他们总是起早贪黑地忙碌着。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凭自己的双手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诚信经营 收入稳中有增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手工发酵味道好、馍馍好吃分量足。一时间,他的馍馍铺吸引了许多顾客,馍馍铺也渐渐有了稳定的收入。小铺子经营的有声有色,儿子的病情也逐渐好转,他们这个小家里的笑声越来越多。
“第一书记”张德福看到包维来和妻子身上有股不服输的拼劲,又替他们出主意,馍馍铺附带了加工面条的业务,增加了收入。他还鼓励包维来参加护林员培训并有了护林员的工资收入,雷生菊也积极参加烹饪培训,馍馍做得越来越好。2016年,他们的馍馍铺收入就达到2万元,2017年又增加了每年1万元的护林员收入。2018年,馍馍铺收入达到2.4万元,加上护林员工资1万元,小家庭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收入增加了,也更加坚定了包维来一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勇气。空闲时,包维来主动打扫小区卫生,为孤寡老人送面送馍,力所能及为村子发展作贡献。
“我要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还要谢谢扶贫干部和村干部们,是他们转变了我的‘穷思想’。我们遇上了好干部,赶上了好时代,没有理由拖全村人的后腿,好生活要靠自己奋斗!”包维来说。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