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河清水半河鱼壮观将再现[西宁晚报]
![]() |
本报讯(记者 张永黎 实习记者 闫鸿 摄影报道)“看鱼儿洄游,听百鸟共鸣,放生、重生、共生……”6月11日,第十二届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暨观鱼放生节在海北州刚察县沙柳河畔举行,100万尾刚满“周岁”的裸鲤鱼苗流向了青海湖。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雪水融化、降水增多,青海湖裸鲤开始进入洄游高峰期,“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观将再次呈现。
青海湖裸鲤,别名湟鱼,是高原土著鱼类,也是青海湖“水―鸟―鱼”生态链中的旗舰物种,2004年青海湖裸鲤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名单。我省自2002年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以来,已累计向青海湖放流青海湖裸鲤12785万尾,青海湖裸鲤资源得到快速恢复。到2018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由保护初期的0.26万吨恢复到8.8万吨,增长了34倍。
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展区内摆放着淡黄色的鱼卵、小小的鱼苗、一周龄鱼、成年鱼,不同河流的裸鲤鱼缸展示和藏汉双语展板介绍,让游客了解了青海湖裸鲤的成长过程。“湟鱼洄游堪称世界奇观,这种逆流而上、奋勇向前的精神让人动容,今天专门和家人一起来放生,看到小小湟鱼通过艰险阻隔最终产卵生子,很震撼。”南京游客吕玉梅说。
沙柳河镇潘保村村民格日多杰告诉记者,现在附近群众保护青海湖裸鲤的意识不断增强,捕捞青海湖裸鲤的事件逐年减少。刚察县渔政局副局长才旦介绍说,每年3月至5月,在湟鱼洄游开始前,他们会走村串户向群众宣传爱鱼护鱼,期间他们会和牧民签订不捕捞湟鱼的保证书,同时会和周边饭店的负责人签订不经营湟鱼菜品的保证书。“通过我们的宣传,加上近年来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现在捕捞湟鱼的人少了,牧民们看到湟鱼搁浅了,都会主动上前进行救助。”才旦说。
湟鱼每年洄游产卵在5月底至8月初期间,从青海湖北岸到南岸的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以及黑马河是其重要的洄游产卵场所。据介绍,湟鱼之所以要洄游,是因为高盐度、高碱性的湖水对它们的性腺发育、成熟是致命的。只有逆流而上,在上溯河流的过程中,湟鱼的性腺才会逐渐发育、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成群结队,溯流而上,在水流舒缓的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及其支流的淡水河道里产卵生子,等小鱼长成后,再返回青海湖。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