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要的是让他们回归社会(潇湘晨报)

时间:2019-06-27 05:03:43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潇湘晨报)  字体: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探访湖南最早的戒毒专科医院——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


12年来,这个中心收治吸毒人员16700余人次。在近期公布的全省合成毒品成瘾自愿戒毒治疗效果评估中,该中心600个样本成功回访434例,合成毒品成瘾治疗(半年到两年)操守率达到80.6%。


近日,陈明(化名)再次来到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时面色红润。这一次,他不是来戒毒,而是专程送锦旗表达感谢。


陈明有长达8年的吸毒史,直到2018年,他开始出现幻觉,时常怀疑有人要害自己;脾气变得暴躁,甚至动手打自己的家人;行为怪异,用绳子勒自己的脖子,甚至在公共场合裸奔。陈明的家人一度不知所措,在当地禁毒办的帮助下,陈明进入湖南康达戒毒中心进行治疗。从最开始的抵制戒毒到慢慢配合治疗,再到健康出院,陈明只用了两个月。


“陈明并非个案,吸毒者是能够通过自愿戒毒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看到这些吸毒者回归社会,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董事长李江红脸上满是欣慰和自信。


作为湖南最早的戒毒专科医院,从2007年创办至今,该中心已经收治吸毒病人16700余人次。


“最高峰时期我们的病人数达到了130人,但是今年只有近70人。”李江红说,近年来自愿戒毒行业整体持续低迷,医院医护人员有一百多人,单单是工资这一项支出就是很大的负担,压力非常大。


据公开数据显示,全国140多家自愿戒毒机构目前只剩下约50家,减少了一大半,湖南原有10多家,最后只剩下四五家。作为兼具经济性和公益性的自营机构,自愿戒毒医院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如果我们把它关了,吸毒者和家属就会求医无门。”李江红说,吸毒者其实是病人,他们需要规范的治疗。12年来,他对这个行业理解得越来越深刻,每一个治愈的病人都会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这已经不是钱的事情了。


“我相信,自愿戒毒中心有这么大的社会效益,在未来一定会有生存空间。”在李江红看来,自愿戒毒是自己的事业,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对于未来,李江红也有自己的规划,下一步医院会把心理治疗成立独立专科,“心理治疗是戒毒非常重要的支撑,它让更多的患者早日重归社会”。


本报记者张树波实习生林丽颖长沙报道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