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78个日夜搭起中非友谊桥梁 (潇湘晨报)

时间:2019-07-05 04:57:37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潇湘晨报)  字体:



 
7月4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中国(湖南)第16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长舒楚强回到长沙, 女儿冲上来亲他。                           图/记者杨旭

    本报长沙讯 7月4日,在非洲工作近13个月的中国(湖南)第20批援塞医疗队、第16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共30名队员抵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至此,这两批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全部平安归来。

 

    湖南1973年首次向塞拉利昂派遣医疗队,1985年首次向津巴布韦派遣医疗队,46年来,共派出长期援外医疗队员38批468人次。其中派出援津巴布韦医疗队17批166人,援塞拉利昂医疗队21批302人。

 

    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团队为主的第20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共有队员20名,378个日夜来,医疗队共接诊3.3万名当地患者,完成了380台手术,抢救了30名危重病人。他们以“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精神,致力将湘雅优良传统、高水平医疗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到非洲大地,让其具备自我造血功能,为中塞关系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在塞拉利昂,医疗队还为当地华人、华侨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共接待华人急诊2376人次,留观住院747人次。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队员们利用业余时间专门为他们编写了一本《健康宣教手册》,并多次上门为中资机构提供健康宣教和义诊服务,得到了广大华人的赞许。

 

    为了丰富队员生活、加强与国内的沟通联系,医疗队还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乒乓球赛、节日座谈、征文比赛、有奖知识竞赛,在非洲大陆的生活过得十分充实。工作之余,医疗队积极做好宣传工作,筹建了中塞友好医院资料室;通过湘雅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圈展示援塞生活、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和点赞。

 

    队长李劲东副教授表示,医疗队每一名队员在援非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精彩的浪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无愧于胸前那面鲜红的援非医疗队队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欣书记表示,援塞工作能做出今天的成绩,和医务人员的牺牲与努力是分不开的;为完成任务,队员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克服困难,医院感谢他们及家人对援非医疗工作的支持。

 

    相对于历届援津巴布韦医疗队,由10人组成的第16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在多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创新。他们拓展了援助“宽度”,积极参与当地公共卫生事业;提升了援助“高度”,在当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同时还改进了援助模式,将医疗援助的重点放在“带教”上。

 

    记者张树波通讯员倪友平蒋荣志璇绚汪泉佺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