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助学金为何“沉睡”一年半(潇湘晨报)
本报益阳讯 读书改变命运。助学金是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帮助贫寒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的专项资金,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顺利发放,关系到家境贫困学子的命运。然而,在益阳沅江,由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观念作祟,相关部门却让这笔资金在文件里“沉睡”达一年半之久。沅江市纪委监委介入后,对相关干部进行问责,将60.1万元助学金以打卡转账和学校补发现金的形式全部发放到位,并在全市开展了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查漏补缺工作。
在日前的案件分析会上,沅江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唐清云说:“这可以说是躺在文件里沉睡长达一年半之久的扶贫资金,资金数额大、涉及人数多、时间跨度长,我们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将这个问题线索查清楚,给群众一个交代。”
今年3月,在收到关于“沅江市教育局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正确履职”的问题线索后,沅江市纪委监委迅速成立调查组,对相关资料和文件进行了查阅,同时,深入教育局和当地中小学校进行了实地走访。
“调查发现,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湘学助[2017]25号’文件精神没有落实到位,没有从2017年春季开始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致使全市共有827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未享受助学金,金额达60.1万元。”沅江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曹鼎介绍,事实查清后,沅江市纪委监委即刻责令沅江市教育局进行整改,并对当时的两名相关人员作出了问责处理。
沅江市教育局纠不正之风办公室副主任彭为强说:“我们迅速进行整改,对具体人数和金额进行核实,通过市教育局打卡转账和学校补发现金两种形式,将60.1万元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并深刻反思,做到了以案为鉴、以此为戒。”
监督唤醒沉睡资金的同时,也唤起了干部心中的责任与担当。被问责的赵某在检讨书中写道:“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工作失误,导致这笔扶贫助学金延时发放,今后我一定认真学习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务实工作,为沅江市教育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另一名被问责的负责人惭愧地说:“我认可组织对我的处理,我深刻认识到关于教育扶贫做得不够的地方,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从中汲取教训,学习好资助的各级文件,对资助学生做到不遗漏。”
目前,沅江已在全市开展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查漏补缺工作,并形成定期开展督查的机制,努力做到不漏一人,不缺一个项目,不少一分钱。
本报记者王欢通讯员刘爱群 刘玲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