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芦草沟村从“面子”美到“里子”[海东时报]

时间:2019-08-20 04:53:55  来源:海东时报  作者:海东时报  字体:

时报记者 张璐 摄影报道

时下,走在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芦草沟村的小道上,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宽敞平坦的道路直通各家。置身其中,整个村庄安静而祥和,犹如一幅美丽画卷。

危房旧房被拆了,街道变宽敞了,村容变干净了,腾出来的大大小小空间,正被村民栽上树木、种上花草,或建成健身娱乐小广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让芦草沟刷新了颜值,更提升了内在气质。

芦草沟村共有119户523人,其中有36户是2011年因为地质灾害频发和饮水困难从山上搬迁下来的。“当时政府补助了将近5万元,我自己掏了6万元,就住上了这一栋‘小别墅’。”村民韩发旺对记者说,“以前的房子都恢复耕地了,每亩地的收入有2000元。搬下来后生活环境好了,咱们老百姓心里敞亮多了,老人看病、小孩读书也方便了很多。”

自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实施以来,芦草沟村迅速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和奖惩制度,以村庄居住点和各巷道为重点,统筹推进芦草沟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芦草沟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还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落实“门前三包”,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除了保洁员日常的卫生工作外,我们全村每周会不定期组织村民挨家挨户收垃圾,然后将这些收到的垃圾统一投放到村里配备的大型垃圾箱内,再由平安区的垃圾清运车将这些垃圾统一运走处理。”芦草沟村党支部书记韩昌清说。

农村环境整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芦草沟村“三委”以身作则,利用每天早上上班之前的时间,带领党员、村民在各片清理村民房前屋后的杂草、柴堆、垃圾。芦草沟村还鼓励村民们以投工投劳、缴纳保洁费等方式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大提升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性。

“以前,村里的百姓们对环境整治工作很不配合,工作开展难度较大。”韩昌清说,“通过村‘三委’、党员等宣传,现在不用我们说,村民们自觉的就把自己门前不干净、不美观的东西拆除了,有时候村民们发现别家门前有垃圾,也会互相提醒打扫干净。”

村里的保洁员韩生寿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环保意识都有了提高,就连小朋友们也不随手扔垃圾了,有时候看到巷道的垃圾还会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民心工程,必须干好。”韩昌清说,这项工作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特别是要与基层党建、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干好这个事,推动全盘活、全业兴。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