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的工作方式只有三个字:肯付出 (潇湘晨报)

时间:2019-09-09 05:27:51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潇湘晨报)  字体:



 
白血病未愈的王章次在村委会办公。图/易喜盈

    王章次的衣领,从这个夏天开始,可以不用高高竖起了。这是他发现有淋巴在脖子肿起后,第一个可以敞开衣领的夏天。

 

    王章次曾任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七方峪村村支书。从2014年起,他就发现脖子上出现了淋巴肿起,但一直忙于工作的他没在意,一直到2018年底才去做了一次全面检查。

 

    2019年初,王章次卸任村支书,这一次他终于不用再因为担心吓到村民而将衣领竖起。村民则送给他一个外号,“白血病村支书”。

 

    第一次出手,解决了全村的干旱问题

 

    王章次第一次有管理经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他是一家大企业的保安经理,管理着数百人的保安队伍。2004年,王章次因为母亲过世回到老家。

 

    王章次是村里很早南下广州打工的一批人。2004年回乡之前,工资涨到7000元每月。回老家休整了一段时间后,王章次又开始做事,承包一些小的工程。

 

    2013年夏,七方峪村遇到百年一遇的干旱,村民们苦不堪言。时任七方峪村支书的王次军,找到王章次,想请他帮忙解决水源问题。王章次二话没说答应了。他发挥自己所长,没日没夜地查勘地形、找挖机、跑资金……不到7天的时间,水就流进了村里的稻田。

 

    第一次协助村里事务,王章次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当年他被推荐进村委,2017年,被选举为村支书。

 

    为村里垫付8万余元

 

    “村里的事情,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其实,只要公平公正,只要你肯付出,很多事情都会很简单。”王章次说。

 

    2014年前,全村只有3公里水泥路——从阳和集镇通到村部。为了满足村民的愿望,王章次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集体经济薄弱的七方峪村,实在太穷,修路的钱得靠王章次去想办法。在村道硬化工程中,由于村里集体经济极度困难,王章次为了支付施工队工资,把家里两头牛给卖了,还从工资里拿出钱,凑了1万元付给施工队。

 

    两个月后,一条惠及150户村民的水泥路终于通车。紧接着,又拓宽了2公里公路,溪沟加固1公里……在王章次的带动下,村民一起努力,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起色。王章次银行卡上的存款却减了不少,他算了一下,为村里的各种开支,他一共垫了8万余元。

 

    王章次当村支书前就发现有淋巴肿起,他一直没引起重视,为不让脖子上的淋巴肿块吓到别人,他常常把衣领竖起。2018年9月,一次偶然的车祸入院后,他被检查出白细胞增高。当年12月,他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2019年初,王章次卸任了村支书。

 

    本报记者刘建勇张家界报道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