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采取措施缓解教师资源短缺[西宁晚报]
开学至今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位于西宁市某小学的多位家长却发现,自家孩子所在的班级却已经换了两次代课老师,这让孩子“很受伤”。记者走访发现,频繁更换代课教师并非个例,我市部分学校仍面临着代课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情况。那么,学校频繁更换代课教师背后有哪些原因? 如何探索解决教师队伍均衡配置这一影响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晚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教师频频更换原因何在
王先生的儿子今年8岁,是西宁市城中区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学期开学不久,王先生就发现儿子很少做英语作业。一问才知,儿子的英语老师换了。
王先生说,儿子告诉他,“这学期没多久英语老师就换了,我喜欢以前的老师,这个老师讲课我听不懂!”
起初,王先生不太相信儿子的话,还问了其他家长,有家长证实了儿子的说法。“后来才知道,原来孩子的英语老师请了产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教师休产假、进修、生病等原因也导致班级中途不得不换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西宁市教育局人事科有关人士说,目前中小学校女教师的占比很大,“二孩”政策放开后,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女教师生“二孩”请产假,也加重了“中途换师”现象。“今年仅市直属学校中就有64名请产假的教师。”该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自2018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消除大班额开始后,班级多了,但现有的教师不足以均分到每个班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班级5146个,较2018年增加182个。这也表明,这182个班级首要配齐182个班主任,但这些教师从何而来?记者了解到,2019年全市在校学生达到26.74万人,专技教师为10888名,师生比例高于国家比例。
在学生家长看来,教师流动性大,无疑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频繁更换教师,会不会给学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会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西宁市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告诉记者,适当更换教师对孩子们来说并非坏事,小学六年期间更换2至3次班主任最为适宜,任课教师也一样。“对于一、二年级低年级学生而言,频繁更换班主任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陌生感。但到中、高年级开始适当更换班主任,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元、风格迥异的教师,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有益的。”
为稳定教师队伍开良方
面对问题,西宁市教育局也在不断尝试调配各种资源,不断寻找快速破解的良方。
今年以来,西宁市在做好教师资源配置及待遇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加强了聘用教师的管理,严把教师入口关,开展了试用期教师中期考核评估,促进新聘教师快速完成职业角色转换。”
另外,西宁市教育局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购买教师服务岗位,补充了50名编外派遣教师,还公开招聘了330名教师,有效缓解了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针对教师不足的问题,去年我们补充了715名教师到各学校任教,这也是教育系统有史以来补充人数最多的一年。”西宁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针对教师普遍反映的职称难评定等问题,去年以来,西宁市教育局建立了市级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改进和优化审核评审流程,坚持重品德、重业绩、重能力、重贡献和向基层一线倾斜的评审导向,218名中小学教师评上了高级职称。
记者在采访中,有家长表示,想办法留住教师,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用制度和保障让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各学校要首当其冲想对策找办法。
也有家长建议,希望政府部门提前建立人才库,将有经验的退休教师、代课教师、优秀师范毕业生纳入其中,为各校的师资配备及常规教学管理提供后续保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教育优先发展列入了全市重点改革任务,作为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的重要民生工程。但解决这一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需要长时间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去完成,解决好这一问题将是一条坎坷的路途,尽管未来的路很长,但西宁市离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记者 张永黎)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