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人郑秋枫获金钟奖“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
郑秋枫
郑秋枫
郑秋枫数十年与音乐为伴,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1959年,舞剧《五朵红云》被评为中央文化部“建国十周年献礼优秀作品”(包括音乐);
1977年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中,其创作的《石头岛上唱新歌》等三首作品获“优秀作品奖”;
1983年,《天上的太阳、你早》获“全国小百灵征歌作品”奖,并于1987年被纳入小学音乐教科书;
1984年,创作的《我爱水乡美》获“全国农村征歌作品”奖;
1985年,舞蹈音乐《女兵》获“全国舞蹈比赛音乐作品”奖,并获当年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1986年,《女兵进行曲》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
1987年,《中华之光》被选为“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会歌”……
早在1986年,“郑秋枫音乐会”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这首歌,大家一定不陌生。尤其在过去的几个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中,随时都可听到这优美的旋律。就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音乐最高奖——第十二届金钟奖上,它的曲作者、88岁的著名作曲家郑秋枫与94岁的著名指挥家曹鹏一同获颁“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这是继2007年《人民军队忠于党》的曲作者肖民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广东音乐人,也是对这位一直与音乐为伴的老艺术家至高的褒奖。昨天,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召开媒体发布会,郑秋枫先生现场分享了他的音乐创作心路。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陈亮 图/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提供
只有无限热爱 作品才如此真挚
《我爱你,中国》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最重要、最广为传唱的作品之一。广东省文联兼职副主席、广东省音协主席唐永葆评价,这首歌是属于全世界华人共同的心灵记忆,它当中体现出来的那种人民对于祖国的赤诚、眷恋,那种真挚的情感,无论何时,都令人感动。它又是中国声乐文献中雅俗共赏的典范,不仅让人听着贴心,又具有殿堂艺术的诗意和荣耀感。特别在今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现场,听到这首歌以那种崇高、庄严的方式被演绎出来,真是感到无上的自豪。而只有无限的热爱,才能写出这样真挚的作品。
《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之一。《海外赤子》是新中国第一部华侨题材的音乐片,讲述归国华侨参加祖国建设的动人故事。电影中的几首插曲水准都非常高,尤其以《我爱你,中国》最为经典。这首歌由著名词作家瞿琮作词,女歌唱家叶佩英演唱。当时该片的制作组用了一个月时间挑选作曲人选,经过反复聆听、比较,最终选择了熟悉广东音乐的郑秋枫。郑秋枫接到任务后,先跟摄制组的同事一同去海南岛的华侨农场体验生活大约一个月。但真正动手谱曲时,一个多小时就写出来了。随着电影的热映,这首歌也传遍神州大地,远播海外成为家喻户晓、传唱至今的经典金曲。
1981年,《我爱你,中国》获中央文化部“全国优秀作品一等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第五届电影节“金鹿杯”奖,并被评为中国电影音乐“百年观众最喜爱的十首作品”,成为唱响大江南北的经典金曲。
在发布会上,音协的专家们还表示,《我爱你,中国》是改编版本最多的中国音乐作品之一。郑秋枫也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也经常给他打电话,说郑老师,“哪里哪里”想用一下你这首歌,但是想稍微改一点,行不行,要不要给您发来看看?他总是说不必了,只要改得不走样,就没问题。无论怎样改,它都是《我爱你,中国》。
《可爱的蓝精灵》曾被误会是“洋歌”
郑秋枫曾任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原创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他是第1~3届国家文艺职称评委,第1~6届“金钟奖”评委。1931年5月13日,郑秋枫生于辽宁丹东,1947年在丹东省文工团参加革命工作,并于次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1950年在中南部队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于1953年被分配至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工作至退休,其间曾于1962年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在战士歌舞团任职期间历任首席提琴、乐队指挥、创作室主任、副团委、艺术指导、总艺术指导等职务。
郑秋枫的作品,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不过他说,自己做人的原则,就是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他认为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美术相比,有点不一样,是一种集体创作。好的声乐作品,要有好的歌词、好的演唱者、好的录音、好的传播等等,“不是一个人包揽的功劳”。这次获奖,自己感触很深,要感谢的人太多,包括各方友人、专家、歌词作者、乐队指挥等等。他还特别提到,人民群众、海外华侨的支持和关爱,对自己鼓舞很大。当年收到很多听众的来信,很多还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等渠道转过来的,这成了自己创作的动力。
许多人或许不知道,郑秋枫还是儿童歌曲《可爱的蓝精灵》的曲作者。它是1983年广东电视台引进的动画片《蓝精灵》的配套歌曲。郑秋枫说,当时电视台效仿香港等地区电视台引进这部作品的做法,也要给它配一首本土主题歌。于是他就与瞿琮再次合作,写出了这首歌。因为曲调与原作主题曲、配乐风格非常协调统一,浑然一体,大家先入为主,都认为这是一首“洋歌”。当时正赶上全国优秀儿童歌曲评奖,广东省音协把这首歌送去,北京那边一看说这不是美国歌曲吗,怎么送来了?经过一番解释,才消除了这个误会。1983年,《可爱的蓝精灵》获“全国少年儿童歌曲征集”优秀奖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