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灰窑乡药材丰收不愁卖[海东时报]

时间:2019-11-05 05:04:40  来源:海东时报  作者:海东时报  字体:

村民采收药材

□时报记者 巴迎桂 摄影报道

顺着一股淡淡的药香,记者走进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上法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挖、装车、晾晒……看着药材喜获丰收,村民们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近年来,石灰窑乡将中药材产业确立为脱贫攻坚特色产业,优先在上法台村以产业扶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的形式,探索建立了“合作社+贫困户”的中药材种植产业脱贫模式,通过全域化布局、标准化育种,实现了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闯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

眼下,又到了党参收获的季节。“以前种10亩小麦都赶不上现在种1亩党参的收入,今年我种的4公顷当归已经卖了18万元,丰产不愁卖!” 上法台村村民李延庆乐呵呵地说。

石灰窑乡位于平安区西南部,祁家川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境中。独特的地貌特征和气候土壤条件,为石灰窑乡中药材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石灰窑乡对上法台村、下法台村进行科学布局、全域规划,打造当归、大黄药材生产基地,发展100公顷标准化育苗基地,实现了“山、坡、田、林、路”立体化种植,形成了中药材全域化、差别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体系。与此同时,积极与省内外知名中药材生产企业“联姻”,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了中药材产业持续提档升级。

海东市平安区龙贤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增发说:“这两年,乡党委和村里的干部们帮助我们建立了药材的销售渠道,药材公司今年采取‘定向种植+定向收购’的方式收购党参500多吨,还有种植的当归、大黄等药材,带动了40户贫困户,户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王生仁是石灰窑乡上法台村村民,家里有五口人,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在乡党委的积极引导下,他将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合作社中,年底收取分红。和王生仁一样,上法台村及周边村的50余户农户都入了股,以每人入股5400元受益1500元计算,平均每户一年受益资金达4500元以上。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药材小苗长得旺,收成好,也不愁销路。” 王生仁告诉记者,中药材让自己看到了希望,也干劲十足。现在他的收入包括每个月在药田里打工的务工费、土地流转的收入,还有自己入股合作社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目前,石灰窑乡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213.33公顷,年产值900余万元,发展中药材重点村8个,种植和经营中药材45户,年人均药材收入4500余元。中药材就地转化率达到80%以上,产业链逐步拉长。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