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潮:一颗“红心”暖民心(燕都晨报)
本报记者 王甲卓
身材不高、体型偏瘦、说着一口陕西话,这是凌源市公安局宋杖子派出所指导员薛海潮给人的第一印象。从警9年,他扎根基层,忠实履职、无私奉献,以精湛的专业素质和真诚的服务态度,赢得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近日,薛海潮获“朝阳市道德模范”称号。
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的“全能王”
基层民警每天处理的多是繁杂琐事,但群众的小事在薛海潮眼里却是大事。一年来,他与同事们先后破获了一系列偷盗等侵财类案件30余起,帮助群众挽回经济财产损失20余万元。
2019年春节上班第一天,辖区发生了一起系列入室盗窃案件。凭借对辖区情况和案件的直觉,薛海潮认为犯罪嫌疑人很可能是本地人。为了让百姓安心过节,他带领民警加班加点深挖线索,迅速展开凌厉攻势,一天就抓获了一名寻衅滋事网上逃犯和一名入室盗窃嫌疑人,破获系列入室盗窃案件10余起,涉案价值2万余元。对于警方的快速反应,百姓纷纷点赞。
2014年正在省公安厅培训的薛海潮突然接到单位通知,要求其立即奔赴建平。赶到后得知,当时建平的一起爆炸案的多名嫌疑人是陕西籍,由于语言不通,给审讯工作带来极大不便。薛海潮当起了“翻译”,三天两夜换了一拨又一拨的审讯民警,但他是唯一始终在场的那个人,一直没合眼休息,极大地推进了案件的审讯进度和效果。
危难关头冲锋在前的“先锋官”
在宋杖子派出所,薛海潮既当指导员,又当战斗员。多年来,他多次遇险,面对持械歹徒毫不畏惧,置身灾害危险从不退缩,多次成功处置各种危难险情。
2017年8月,宋杖子镇遭遇近二十年不遇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薛海潮连夜带领民警和辅警,逐村逐户排查险情。历时12个小时,他们跑遍了13个行政村,配合镇政府转移危险地带百姓共计51户121人。在得知有群众被困决口河堤时,薛海潮主动请缨,冒着河堤可能塌方的危险前去营救。到达现场后,薛海潮发现被困人员所处的位置仅有几平方米露出水面,他不顾安危跳入洪水中,30米生死救援,急流几次将他击倒,他强咬牙关将被困人员救至安全区域。
2018年10月4日,凌源市第三监狱两名罪犯逃脱,薛海潮参与到抓捕工作中。当他得知村里超市有陌生人买东西的情况后,凭着职业的敏感和警觉,认为很有可能是脱逃犯。询问过超市老板和查看监控后,薛海潮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这是两名罪犯脱逃后第一次出现在警方视线下。凭着对地形的熟知,他果断判定了脱逃犯的逃离路线,并带领民警抢占山区制高点,为后续赶来的警力赢得合围时间。5日凌晨4时许,薛海潮凭着对地形的熟悉,对合围警力提出最佳布置包围方案,致使逃脱罪犯最终被擒获。薛海潮也因突出表现被朝阳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
以身许警真情为民的“贴心人”
虽然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薛海潮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把最艰苦的工作变成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他克服语言不通、习惯不同的困难,利用业余时间入户走访,与辖区百姓拉家常话琐事,慢慢的他不仅熟悉了辖区情况,也逐渐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了百姓心中最信任的“民警小薛”。
范杖子村有两名村民因为大棚遮阴一事闹得多年不来往。2013年6月20日,两人又发生争执,最后竟发展成两个家族20多口人的冲突。宋杖子派出所接警后,薛海潮考虑到双方是邻里纠纷,且未造成严重后果,便想着以调解为主,彻底解开双方多年积怨疙瘩。他3次登门却3次被当事人拒之门外,可薛海潮始终没有放弃,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先后十余次到双方家里做工作,终于使双方握手言和。
像这样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薛海潮每天都在干着,他就靠着这股为民办事的执着和不服输的韧劲为辖区群众解决了案件500余起,化解各类群众矛盾纠纷千余件,无一引起投诉和上访。
薛海潮还多次资助贫困学生,慰问困难老人,并积极倡议派出所民警为贫困学生和困难户捐资捐物累计价值达2万余元。
“既然选择当警察,就要将群众百姓时刻放在心中,对得起自己头上的神圣警徽。”薛海潮常常这样讲。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嘉奖四次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