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造“青绣”品牌海东更有底气(海东时报)

时间:2020-01-08 03:59:59  来源:(海东时报)  作者:(海东时报)  字体:

时报评论员 张扬

2019以来,“青绣”在青海民间艺术领域可谓一枝独秀,成为我省继“拉面经济”之后的又一特色产业。而也是在2019年,我省启动“青绣”品牌计划,海东市无疑对打造这一品牌更有底气。

“青绣”是一个“新名词”,如同蜀绣、湘绣一样,代表着一个区域的品牌。之所以说“青绣”是一个“新名词”,因为它是由土族盘绣、撒拉族刺绣、回族刺绣、蒙古族刺绣、藏绣、河湟刺绣等青海各种民间刺绣组成的一个“综合体”,是青海刺绣一次大的品牌整合,目的就是将青海刺绣打造成“四大名绣”一样的知名品牌。

2019年以来,我省将打造“青绣”品牌上升到省级层面,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青绣”产业发展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更是强调,要把“青绣”这个散落在青海高原上的珍珠串成精美的项链,让老手艺绣出新生活,让“青绣”品牌成为展示青海民族团结、生态保护和特色文化的窗口,成为打好绿色发展“四张牌”、助推“一优两高”战略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打造提升“青绣”品牌也写入了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青绣”不仅仅是指尖功夫,更是顶尖技艺,做强做大“青绣”产业,对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让全省30万绣娘捧着艺术的金饭碗,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意义重大。而打造“青绣”品牌,青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土族盘绣、藏绣等都早已入列国家级、省级非遗文化名录,可谓传承有序,家喻户晓,在民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基础。目前我省有刺绣类非遗项目12项,刺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名,全省近30万人从事刺绣。在文化市场,“青绣”也备受青睐,2019年在北京市召开的“文化多样性——全球市长伴手礼项目发布会”上,“青绣”产品就格外引人注目,这标志着我省“青绣”已开始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

在“青绣”品牌打造过程中,海东不可能缺席,并且更有品牌优势和底气。

盘点青海民间刺绣,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盘绣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说是领跑者,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以撒拉族刺绣为灵魂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撒拉族民族服饰,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即便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河湟刺绣,也是后来居上,在市场上表现抢眼。此外,因海东是多民族聚居区,回族刺绣、藏绣等在这里都有分布。

2019年底,上海东方卫视大型扶贫公益节目《我们在行动》走进互助县,聚焦“青绣”产品,两个小时的网络直播,销售额就达600多万元,所成交的刺绣品类多数都是土族盘绣,海东刺绣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海东市应该抓住打造“青绣”品牌的契机,提前布局“青绣产业”“文创产业”,让老百姓“绣”出更多财富,也“绣”出新海东的美好未来。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