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怎样才能“玩转”乡村旅游(海东时报)
|
|||
□时报记者 张傲 “夏天的时候我也经常到乡村去转转,但觉得很多地方的经营模式差不多,主要是吃农家饭、赏花海,想住个一两天都找不到地方。”提及我省的乡村旅游,西宁一位市民这样感慨。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发展,把乡村旅游业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业态单一、产品差异化、特色化不明显,更多的乡村旅游经营点只是达到餐饮接待的能力;投资主体主要靠政府,市场参与度不高,旅游设施亟待完善,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有待提高;挖掘乡村旅游本土文化的主动性不够,创新创意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日渐凸显。 对此,农工党青海省委在今年省两会提案中提出,应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推进多业态、多模式开发、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旅游设施及环境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供有温度、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我省应赋予乡村旅游以新时代内涵,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广乡村民宿、开心农场、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等八种全新旅游业态。积极探索开发乡村休闲会所、乡村旅游俱乐部等中高端乡村旅游产品,引导乡村旅游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加快乡村旅游与文化、体育、林业、科技、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体验和度假旅游活动。加快培育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农工党青海省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加大乡村旅游市场化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区(点)建设政府扶持、金融支持、农民投入、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形成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集体资金投资中小型项目,社会投资开发大型综合性乡村旅游项目的格局。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统一纳入到政府部门的工作中统筹安排和建设,加大对乡村的水电、通讯、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停车场、游客服务咨询中心、公共厕所、标示标牌等设施建设力度。 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应营造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吸引省内外企业、民间资本多种形式参与青海省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加强对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直接补贴、减免税费、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支持鼓励村级集体和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发展农业旅游商品加工产业,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 同时,制定涵盖接待条件、接待能力、接待设施、卫生状况、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的接待服务标准,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优美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色和淳朴的乡貌乡风,为旅游者提供安全、舒适、干净和愉悦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氛围。 加强旅游管理部门对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引导、协调、服务及监督,引入和培养高素质乡村旅游专业人才,保护乡村旅游地资源和环境,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旅游产品,保留部分娱乐性、观赏性、可操作性强的农村传统手工技艺,策划开展凸显当地民族风俗、文化、节庆等特色的旅游活动,推出农事体验项目,使原始、古朴的传统乡村文化与清新、天然、绿色的现代农村新风貌紧密结合,在满足游客欣赏美、体验美、参与美的需求的同时,宣传乡村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 |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