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谢幸福西宁[西宁晚报]

时间:2020-04-16 03:58:38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西宁晚报]  字体:

 

《西宁晚报》的两份特刊《玉树十年》《西宁十大民生新闻巡礼》让两座城市离得更近了、心贴得更紧了。

4月14日,玉树地震十周年。在广场、在学校、在街头……6000份满载西宁儿女祝福的《西宁晚报》玉树抗震救灾十周年特刊一到玉树,就成了当地干部群众最受欢迎的礼物。

“这是最珍贵的礼物!这是幸福西宁带给我们抗震救灾十周年最好的礼物,谢谢西宁,谢谢晚报!”玉树州委副书记、玉树市委书记蔡成勇一边翻看《西宁晚报》一边说道。

6000份晚报在玉树

“晚报头版刊登的玉树人民的一张张笑脸,这是十年来对玉树灾后新生活最好的诠释。”

“非常感谢幸福西宁,这样好的创意,专门用这么大篇幅报道玉树,让我们非常感动。”

“在晚报里我们看到了玉树的重生,也看到了十大新闻里幸福西宁的成长!”

在玉树各大学校、寺院、广场、酒店,《西宁晚报》玉树抗震救灾十周年特刊引起大家关注热议。

记者在感恩广场遇见了玉树市结古镇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长才哇,他看着晚报笑脸墙上的自己非常感动。“谢谢西宁人民还记得我。”十年前,玉树地震夺取了他的3位亲人,他来不及安顿家人,来不及哭泣和悲伤,转身投入到抗震救灾一线中,积极组织力量,帮助村民自救,日夜奋战在需要救助的群众身边。

在玉树州结古寺广场上,几位僧侣一边翻阅着报纸,一边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向记者询问不太明白的地方。

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内,刚刚举行完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活动的1700名学生,三五成群,在花坛边、在树荫下认真阅读着《西宁晚报》。

在玉树州第三完全小学,格登江措老师拿着报纸给孩子们讲新闻中的故事。“这些孩子是三年级学生,今年正好10岁,基本都是地震那年出生的。给他们讲地震中的故事,是想告诉孩子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一些老师还给他们讲西宁、讲大熊猫、讲海洋馆……孩子们听得非常入神,都说今年暑假一定要去西宁看大熊猫,寒假要去冰球馆。

幸福西宁祝福玉树

看着晚报大篇幅对玉树的祝福,玉树市民非常感慨。21岁的玉树州妇联干部妮阳告诉记者,晚报的特刊报道带给他们很多震撼。“读了《有比这更好的吗?》这篇文章爱不释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正如文章中所说:这是一片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是笑!非常感动,谢谢你们!谢谢西宁,谢谢《西宁晚报》。”

西宁和玉树,相隔800多公里。

一个是省会城市,一个是三江源头。

十年前,地震发生后,西宁市第一时间启动援建杂多县灾后重建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年匆匆,玉树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回首十年,在抢救生命、重建家园、振兴发展的进程中,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玉树州残联干部才吉说,谢谢来自西宁的问候。我们放假时经常去西宁度假,深切感受到了幸福西宁这几年的变化,尤其感受到西宁这几年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变。令记者自豪的是:一些玉树干部群众对西宁的爱老食堂赞不绝口。西宁祝福玉树,我们同样祝福幸福西宁。

作为十年见证者、亲历者,看着昔日那个震后满目疮痍的家乡,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眼里闪烁着泪花与光芒。

十年过去了,婴儿长大了,少年成人了。伤者渐渐康复、家庭渐渐回归,命运因灾难而改变的人们,努力重建新的生活,拥抱新的时代。

4月14日,玉树地震十周年,我们永不忘却,更无畏前行。

你看,这一张张最美的笑脸,是对灾后新生活最好的诠释。

(记者 张永黎 施翔 摄影报道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