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凝心聚力战“深度贫困”海东时报
时报讯(记者 陶成君 胡生敏)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在政策、投入、措施上不断向深度贫困乡镇倾斜,累计在25个深度贫困乡镇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2.98亿元,占到全市扶贫资金投入的26%。其中,国家和省级扶贫专项资金18.94亿元、市级扶贫专项资金3240.82万元、县级扶贫专项资金2.59亿元,东西部扶贫协作扶贫资金1.49亿元,各类社会帮扶资金5629.27万元,行业部门整合资金29.08亿元。
海东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市委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强力推动,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遍访25个深度贫困乡镇,在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连续两次主持召开全市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聚力攻坚深度贫困,巩固提升攻坚成果。
同时,扎实推进产业就业扶贫,着力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近年来累计投入2.79亿元到户产业资金,扶持25个深度贫困乡镇8309户37394名贫困人口实施特色种植、养殖、加工、餐饮、运输等到户产业发展项目,户均增收6302元。投入2100万元扶贫资金,在深度贫困乡镇的7个村实施田园风光型、生态农耕型、休闲观光型、民族风情型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带动763户2693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将深度贫困乡镇206个贫困村每村5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投入县区联村光扶扶贫电站,实现了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村光伏资产收益全覆盖。在深度贫困乡镇的199个非贫困村每村投入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帮助建立实体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实施资产收益项目,彻底解决了深度贫困乡镇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累计投入489万元,在深度贫困乡镇实施了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实现省内就近务工37078人、省外务工23972人,年人均增收近1.2万元;25个深度贫困乡镇的1750户、7878名贫困群众通过拉面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占全市深度贫困乡镇脱贫人口的15%。设置公益性岗位727个、生态护林员2046个,优先扶持贫困人口上岗就业。
此外,强化资金投入,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我市累计投入资金10.74亿元,全面补齐深度贫困乡镇基础设施短板。在安全饮水方面,投资1.2亿元,实施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了水质达标率、供水保障率“双低”问题;在道路硬化方面,投资3.45亿元,实施涉及331个村、59041人的县乡通村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全面改善乡村通行条件;在电网建设和网络覆盖方面,投资6.09亿元,在涉及县区实施279个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在169个村修建无线网络基站及光纤宽带。近期,市财政以每乡30万元的标准,给25个深度贫困乡镇安排扶持资金,专项用于补短板和产业扶持。
在此基础上,我市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市县两级深度脱贫专项督导组,专项查问题、找短板、促工作,确保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果“稳得住”“有提升”。通过建立贫困常态监测机制,在全市25个深度贫困乡镇科学选定60个村开展定点监测,定期采集、记录和保存观测点群众生活条件、生产发展及公共服务等基本信息及变化情况,确保“返贫即帮”。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