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西宁晚报]
![]() |
本报讯(记者 张永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人才支撑。近年来,青海把人才支撑放在推进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方式引导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聚集,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撑。去年至今,全省事业单位共招聘7000多人,全部充实到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有效解决了藏区和基层艰苦地区招人难的问题,195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双定向”拿到了职称,兑现了待遇,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留基层、为基层”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今年,通过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审,我拿到了副高职称,让我在基层乡镇服务的心更实、情更浓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乡镇专业技术人员郭秀珍说。2019年,青海在省内六个藏族自治州农牧、水利、林草行业启动基层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通过下放评审权限、放宽专业和科研成果、论文限制、单独划定部分职业资格考试分数线、参照高海拔工龄折算政策计算服务年限等措施,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开通了第二条职称晋升之路,让六州“自己评、自己聘”,使深度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更大、晋升机会更多、人才服务基层更稳定。
以“人才+项目”“项目+候鸟型人才”柔性引才方式,开展博士后科技服务、专家基层服务、海外赤子为国服务等活动,邀请生态农牧业、新能源、环保、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专家聚集“三区三州”、“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省内覆盖地区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带教帮扶。去年以来,共邀请高层次专家43名,对接技术项目70余个,有力促进了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同时,鼓励基层人才脱颖而出,在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中,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和非公经济组织给予名额倾斜。2019年,8名艰边地区、基层一线人员和3名非公经济组织人员入选。
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基层的工资政策倾斜力度,通过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建立高海拔折算工龄补贴动态增长机制,完善乡镇工作补贴制度,落实四类及以上地区高定工资等政策,努力提高青海深度贫困地区干部职工工资保障待遇,吸引人才下得去、确保人才留得住。首次开展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777名个人、183个集体获得嘉奖,深度贫困地区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集体荣誉感、个人归属感空前加强。同时,加大“三支一扶”人员招募力度,为100个深度贫困村配备100名扶贫专员,“三支一扶”人员生活补贴人均提高416元,一次性安家费提高50%,为他们安心在深度贫困地区支教、支农、支医、扶贫提供了待遇保障,也为基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力资源支撑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