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力度不减(海东时报)
本报讯(记者 李晓娟)近年来,海东市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力度不减,要求不降,措施不松,环境质量逐年提升。
近年来,海东市对乐都、平安核心区工业企业烟气排放实行特别排放限值,严管企业烟气达标排放,对全市铁合金、碳化硅企业在浇筑环节执行国家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效的烟气收集和处理。对所有工地实行扬尘监控,基本实现了扬尘治理的“六个百分百”;继续执行燃煤锅炉煤改气改电补助政策,全面淘汰黄标车,并在全国率先执行公交车气改电补助政策;餐饮机构全部安装建成餐饮油烟净化器,与周边市州实行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制度,全力确保空气质量逐年向好。
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上,海东全面整治了沿河的107个排污口,主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全面实行河长制。为了使污水处理厂排水得到深层次净化,建成了互助土族自治县、乐都区、平安区三个尾水湿地,已经投产运行。全面完成了县城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整改任务,保证了饮水安全。湟水河出省断面Ⅲ类水质比例由2016年的75%上升到2019年的100%,黄河、大通河出省断面稳定在Ⅱ类水质,湾子桥断面达标率由2016年的58.3%提高到2019年的75%,老鸦峡口断面达标率由2016年的58.3%提高到2019年的91.7%,全面消除Ⅴ类及以下水体。29个“千吨万人”村镇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正在推进,乐都引胜沟、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河、互助塘川河、化隆回族自治县巴彦河、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河流域治理项目已开工建设,平安区白沈沟治理项目已基本完成。
同时,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在农耕地逐步实行土壤测土配方新技术,实行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重点实施了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环卫设施配套和公厕建设等工程,今年年底将实现1587个村全覆盖。2019年实施的295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转运设备已全部完成配发,申请202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共计10030万元,实施216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90个村庄的提档升级项目以及17个农村污水处理站改造项目
- 车路协同无人驾驶首次参演 中智行创“新四跨”纪录2021-10-25 08:10:51
- 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福满苑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开业2021-10-25 11:10:23
- 渝米集团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推广胚芽米2021-10-20 10:10:25
- 未来两天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潇湘晨报)2021-06-21 05:06:41
- 化隆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大格局”(海东时报)2021-06-21 05:06:23
- 2021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湟源站) 圆满收官(西宁晚报)2021-06-21 05:06:07
- 大庄乡带着“问题”出去捧着“答案”回来(海东时报)2021-06-18 0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