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才聚才 以会引才 以情留才海东倾力厚植高精尖人才发展沃土

时间:2020-11-08 06:45:20  来源:(海东时报)  作者:(海东时报)  字体:

本报讯(记者 胡生敏)2012年,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海东成功落地,为海东高新人才的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也使得大批企业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纷纷在海东这片创业热土上安家落户。这群人有的来自广东,有的来自北京,也有的来自青海本地,他们一同在这里为各自所在的企业供职。

近年来,秉承“筑巢引凤,成就未来”的人才理念,海东将打造人才高地作为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主要路径,通过搭建人才公寓、完善创业环境、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丰富人才交流活动等多种举措,整合各种人才资源,着力打造高端人才引进成长生态圈,厚植高精尖人才发展沃土。

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中关村基地实施科技创新“5318”和“5223”工程,大力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的科技高端人才。目前,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入驻企业163家,各类创业人才300名,其中博士35名,硕士60名。充分发挥合作论坛、留学人员创业年会等作用,实现“以才聚才”“以会引才”“以网求才”。同时,加大公开招聘力度,2012年以来,共引进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信息工程、农学等专业的人才171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136名。面向全国在本科以上大学生中公开招考政府雇员300多名。结合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方向,赴北京中关村举办招才引智活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青海大学等27家国内顶尖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了联合课题研究、人才推荐、短期挂职引进等工作。去年,北京中关村17家国内外企业及机构代表实地调研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小镇,就进一步加强在生态环保、产业升级、精准扶贫、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洽谈。

为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海东“订单式”育人才。在国内“985”院校开展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青年企业家、拉面经营管理、旅游人才、城市规划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5个班次的“订单式”培训班,培训人员330余名。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江苏省无锡市的沟通协调,实施干部挂职锻炼、青年专技人才培养、村级“第一书记”致富培训、高职应届生创业就业培训等8项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围绕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依托全市旅游人才实训基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训基地、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实训基地等7个人才实训基地实施基地人才工程,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目前,各基地已累计开展培训170余场次,培训2万余人次。

海东市抓牢政策“精心用才”,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建立“不看时间看业绩”的柔性引进人才考核管理和评价激励办法,制定优秀青年人才和基层一线人才培养计划,将基层涌现出的“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纳入技能人才评价范畴,实行政府、部门、乡镇、农户四方参与的共同评价机制。针对基层“人才荒”的现状,每年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下基层活动,已组织45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服务基层一线活动。

同时,精心构建拴心留人服务环境,强化对各类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健全党政直接联系人才机制,持续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及重点企事业单位活动,了解和掌握人才思想、工作、生活状况。目前,各市级领导累计联系人才40余名、重点企业17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建立高层次人才体检、优秀人才休假制度,已组织38名优秀人才赴厦门、武夷山等地休假疗养。2019年为引进人才发放生活补助315万元。每年“博士服务团”成员考核合格后,除每月生活补助外额外发放补助每人5万元。加强人才公寓建设,2019年各县区建立人才公寓177间,人才公寓实现了市县全覆盖,进一步优化了引才留才爱才硬环境。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