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宁晚报]西宁加快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时间:2020-12-29 07:23:17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西宁晚报]  字体: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作为一名返乡大学生,我的创业之路离不开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真的很感谢这个平台。”湟中志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傅云洁说。

近年来,西宁以“选优人才、建强队伍”为目标,积极引导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汇聚,激励乡村人才大施所能、大显身手,打造以企业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骨干力量的乡村振兴“人才生力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借助“农民教育培训工程项目”,因势利导年培训3000余名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依托 “三区人才”、“致富带头人”、农技特派员等项目和活动,年培养500余名农业实用人才;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年培训1000余名“一懂两爱” 的基层农技人员。依靠基层农技推广单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田间讲堂”和跟踪服务培训,帮助指导培育农民经纪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农技服务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和统防统治植保员。2016以来,直接或间接培训农民3.2万余人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近2.4万人。

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科技素质提升新要求和“互联网+”新趋势,依托青海12316三农服务平台及“西宁三农”公众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为各级“三农”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提供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全天候为群众发布实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等信息,指导农民生产生活。通过率先启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有效整合各类科教资源,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比例达80%以上,主推技术推广普及到位率达95%以上。成立西部高原冷凉蔬菜方智远院士工作站,构建起青海乃至西部地区高原冷凉蔬菜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和展示平台。

同时,通过示范引领和产业带动优化创新环境,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和返乡创业人员围绕农业园区、农业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建立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家,认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2020年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个(湟源县),新创建全国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始终把‘带动就业、提高收入’作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0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97家,固定资产总额4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解决就业人数2万余人,直接或间接带动西宁及周边地区农牧户23.2万户左右。全市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763家,带动农民2.36万人,家庭农牧场雇工3430人。

如今,这些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正在高原古城大地挥洒汗水,用知识和技能带动更多村民共奔致富路,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动能。

(记者 樊娅楠 通讯员 宁农宣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