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骑在雄鹰背上的苗寨(潇湘晨报)

时间:2021-03-21 04:37:11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潇湘晨报)  字体:



 
3月14日,湘西矮寨镇吉斗苗寨雾气蒙蒙,油菜花后的民居恍如仙境。组图/记者谢长贵


 
 

    本报湘西讯 矮寨的山,矮寨的水,矮寨的村落与人家,几乎处处都有故事。这些故事里,无不彰显着朴实苗民内心深处,不屈的理想和信念,比如矗立在峡谷之巅的吉斗苗寨。吉斗苗寨,苗语意为“骑在雄鹰背上的苗寨”,山岭绵延,仿佛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而吉斗苗寨恰好就落在“雄鹰”背上。

 

    这座建筑在悬崖之上的苗寨,虽背靠峭壁,但所有苗族民居几乎都依山势而建,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如镶嵌在陡崖边缘的纽带,一一连接起这些山峰上的苗族民居。寨前梯田层层,阡陌交错;寨后古木参天,峭壁陡立;寨中木屋青瓦,桃红李艳,犹如一幅恬静的田园图画。

 

    矮寨景区导游李玉娇介绍说,吉斗苗寨的村民们,居住的都是“两式”木结构房。所谓“两式”,是指住房的上下两层分为两种用途:上面一层是生活层,下面一层是粮食储藏层。“这种‘两式’木结构房,大多是清末到民国初期所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那时湘西匪患猖獗,这种结构的房屋,在帮助村民隐藏粮食和躲避匪患时,起到一定的作用。”

 

    沿着错落有致的村寨房屋,往寨子深处探寻,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会引导人们走进吉斗苗寨的另一处险峰——雄鹰观景台。在陡峭悬崖的另一处开阔地,崖壁猛地断裂出一道深缝,只有一条狭长的小道有村寨相连。村寨里的村民说,在过去,这里被当地人叫“避匪崖”。

 

    顾名思义,它是村民逃避匪患的屏障。李玉娇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大湘西地区的各个村寨,都会根据环境及地理条件设置一个便于藏人、藏物的地点。吉斗苗寨的‘避匪崖’是山体自然断层,当地苗民以山体断层为依托,撤离时用木梯通过,然后收起;在断层口上有隐蔽的掩体,必要时做最有效的抵抗。”

 

    站在雄鹰观景台上往远处眺望,在崖壁的右边有一处小山屹立,它探出崖体,仿佛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的头颅,傲视天地。此时,脑海中细细回想沿着幽深曲径走来时,一路上的见闻,心中不由升起一种景仰和感动。这种情绪里,不仅包含着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也包含对于世代生活于此的苗家儿女们,他们不屈服于命运,在绝壁上绽放幸福生活的敬佩。

 

    如今的吉斗苗寨里,处处洋溢着幸福生活的喜悦,随着旅游开发,很多村民都在家开起了农家乐。“矮寨大桥没有开通前,我们几乎都是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现在矮寨大桥开通后,我们这边的旅游也发展起来了,我们可以不用再出去打工了,在家就能经营农家乐,一年就能挣10多万元。”坐在自家的农家乐小院里,吉斗苗寨村民龙秀枝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本报记者周诗浩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