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工被骗,男子四天从赤峰走到我市获救助[燕都晨报]

时间:2019-09-28 04:49:57  来源:[燕都晨报]  作者:[燕都晨报]  字体:

本报讯(记者钱妍) 日前,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暖心护送下,叶某某终于赶在“十一”前夕,顺利回到江苏老家。在此之前,因打工被骗陷困境、身无分文的他,曾一度想要徒步回乡。

叶某某今年37岁,江苏省淮安市农民,9月20日凌晨时分,因独自在外流浪,被我市公安机关民警送至市救助站求助。工作人员了解得知,叶某某此前在朋友介绍下独自从老家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务工,因迟迟没有领到工资,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随后独自离开务工处。

“他跟我们说,到那边后,他很快把来时带的钱花没了,身无分文,也没钱买票,只好沿着道路一直走,饿了就找地方要点儿吃的,走了四天,到我市境内后,被一位好心人发现,帮他报了警。”据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叶某某入站当晚,他们注意到,因为连续多日露宿野外,叶某某身上的衣物已经非常破旧,他自己也称很久没吃过东西。工作人员立即为他准备饭菜和全新的衣物,并将他安排到受助人员宿舍休息。

经查询,工作人员成功掌握到叶某某的户籍信息,并与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得知叶某某所述情况基本属实,其家庭的确比较困难。

9月24日,待叶某某状态恢复后,救助站安排专人护送他踏上回乡路。

记者了解到,近期,市救助站内流浪受助人员呈增多趋势,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因种种原因流浪至我市。救助站除尽所能为受助对象提供无偿救助外,还积极通过多种渠道查询核实受助人员户籍所在地,安排专人护送受助人员返乡,与家人团聚。

9月23日,一名女子被警方送至救助站求助时,自称是“鸽子村”人,被对象送到医院后,对象失联,使得她无法回家。救助站工作人员按照女子提供的线索,反复查询,始终没有找到有关其身份、家庭的准确信息,在交流中,察觉到女子智力方面似乎与正常人不太一样。

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好通过网络为她发布寻亲启事。最终,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得知女子姓陈,户籍所在地为河北保定。工作人员立即与当地救助部门进行核实沟通,于9月25日,将陈某某护送返乡。

据悉,为确保“十一”期间我市流浪乞讨人员可以得到及时救助,市救助管理站已经提前部署做足准备。“十一”放假期间,救助站每天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在岗值班,同时加大对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巡查力度,救助热线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准备好为遇困人员提供临时救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向祖国献礼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法治人物 | 国内新闻 | 港澳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舆情营养 | 舆情助兴
车界动态 | 法治焦点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法治经济观察》杂志社、中国东联社、中华时讯社 联合主办 电子邮箱:dflhxw@163.com   
ICP备2924672—3号 业务联系QQ:2396272025   法治观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法治观察网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